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文章
便民服务
当前位置 :  > 内容

坚持产业带扶贫 真谋实做促脱贫

发布者: 来源: 作者:佚名 时间:2017-12-07 16:18:14 浏览:

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白沙镇新村村结合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优势,因地制宜,根据贫困户的现有条件以及实际需求,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积极转变模式,促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后盾帮扶单位的倾力帮助下,白沙镇新村村有效利用本地资源,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转型个体养殖户成立了“博海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地占地约50亩,实行党支部牵头,贫困户“参股合作、本金保底、固定分红”的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机制,积极吸纳贫困户参与。截至目前,养牛场共投入资金248.95万元,其中后盾单位市征收办支持了38.5万元,市农行7万元,致富带头人56.32万元,村集体14万元,村干部入股11万元,贫困户入股22.13万元,扶贫小额贷款100万元形成农户养殖、合作社收购、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肉牛产业。

加强技术培训,促动力。为提高农户科学养牛的技术水平,由镇党委政府牵头,通过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定期邀请有关畜牧养牛专家为养牛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采用集中授课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就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牛舍的搭建、品种的选择、饲料的管理、疫病的防控与治疗等肉牛养殖技术进行技能培训,针对养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讲解,提高村民的养殖技术,为壮大养殖规模添加新动力

发展生态产业,促环保。以养牛为中心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同时发展生态型蘑菇种植、蚯蚓养殖等下游产业,饲养牛需要牧草,牛粪可以养蚯蚓,蚯蚓粪可作草地种植有机肥,这样一来,不仅使扶贫产业产生了最大的经济效益,也使得各项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实现了产业的良性循环,既降低产业经营成本,又增加收入。

立足产业规划,促发展。下一步合作社将在原有脱贫户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扶持返贫人员,根据容纳能力吸纳帮扶其他贫困村贫困户,争取把全村丢荒的土地流转承包种植牧草,目前,已种植草场约150亩。合作社还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在2020年以前养殖场达到年出栏肉500头,提供市场生态优质肉16万公斤,年利润285万元以上,同时也为将来实现进行科学化一体规模养殖和产品深加工以及产品销售打好基础。

整合多方资源,促增收。一是固定分红,贫困户以扶持资金、小额贷款入资合作社,每年可获得入股资金的8%固定分红,按每户平均贷款5万元,预计每年可获4000元固定分红,合作社承担市场风险,确保本金不丢失。二是利润分红,每养殖一头牛,成本约1.3万元,市场销售价按13.5元/斤,每头牛出栏时按1150斤算,可获利2525元。贫困户利用小额贷款5万元与扶持资金,可养殖4头牛,每年分红收入约1.01万元。三是牧草种植收入,贫困户种植1亩牧草,一年可收割4—6次,每次收割约2.5吨,按合作社统一收购价,每吨150元,年收入约1500元。年内预计每户贫困户总收入达1.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