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上海流氓窟(静安、徐汇、黄浦)—岁月静好,珍惜当下

1980年代上海流氓窟(静安、徐汇、黄浦)—岁月静好,珍惜当下

上海往日流氓窟的兴衰变迁

一、闸北地区:从太阳山路到恒丰路

在上世纪80年代,闸北可谓是上海犯罪分子的腹地所在。太阳山路临近苏州河的棚户区,曾是苏北籍流氓聚集之地,与湖北籍流氓有过争斗。老北站附近的安庆路旧式里弄,也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此外,恒丰路桥下更曾是二手自行车和盗版光碟的交易场所。

二、静安区:从小莘庄到海防路

静安区内也有不少'流氓窟',主要集中在曹家渡一带。小莘庄、太平里、叶家宅等地,都是当年逃难至沪的苏皖难民搭建的棚户区,成为流氓聚集点。除此之外,梅家桥和海防路一带也曾经是乱象丛生的地段。

三、徐汇区:从徐家汇到漕溪

徐家汇徐镇老街可谓是徐汇一大重镇,居民以皖北籍为主,据说是王亚樵旧部的后裔,因此民风较为彪悍。其中以三家村一带最为著名,往往其他流氓无法在此立足。除此之外,漕溪新村、日晖新村也曾有不少 '刺头'出没。

四、黄浦区:唯独龙门路

黄浦区作为上海的首善之区,出乎意料地鲜有流氓窟。龙门路一带的黄浦块堪称是少有的'黑暗地带'。但总的来说,黄浦保持较好的治安秩序,很少出现黑恶势力猖獗的情况。

五、南市区:四大流氓窟

尽管南市区已经并入其他区,但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仍然有四大'流氓窟',包括董家渡新街、小东门东街、大兴街以及三、四牌楼一带。这些地方曾经是不法分子横行的重灾区。其中大兴街还有较为正当的小商贩存在,但也经常遭到外来流氓的骚扰。

六、卢湾区:南昌路与'四桥一港'

卢湾区被视为上海的'好小囡',除了南昌路、思南路一带外,其他地方也颇有些许问题。比如'四桥一港'(八仙桥、太平桥、打浦桥、五里桥、日晖港)一带,曾经是苏北籍不法分子的聚集地。其中以五里桥和日晖港为重灾区,家长常嘱咐子女远离这些地方。

总的来说,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各区都有或多或少的'流氓窟',反映了当时治安状况并不乐观。不过通过持续的整治和改造,这些地方如今已经焕然一新,成为繁华发达的商业区或居民区。这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上海大变迁的进程。

上海的流氓窟渐渐走向没落

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曾经横行的'流氓窟'也逐步走向没落。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城市规划和治安整治力度的加大,这些乱象丛生的地区逐渐被清理整顿。

以闸北为例,随着彭浦新村、大宁新村等安置房的建成,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也降低了犯罪发生的几率。而位于苏州河边的大统路、大洋桥一带,随着茶叶及二手自行车交易市场的搬迁,也不再是流氓聚集的热点地带。

在静安区,曹家渡一带的棚户区逐步被拆除重建,小莘庄、太平里等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原本混乱的街区,如梅家桥一带,如今已是商业繁荣区,很难再找到当年的痕迹。

即便是素有'江湖'之称的徐家汇徐镇老街,也随着城市更新逐步被改造。三家村这种错综复杂的地形优势,如今也已难以为继。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居民小区和商业街区。

就连曾经黑恶势力猖獗的南市区,如今也已成为一片繁华的商业中心。董家渡、大兴街等地,当年的不法分子早已销声匿迹。

可以说,这些曾经臭名昭著的'流氓窟',如今都已焕然一新,成为上海发展的缩影。从乱象丛生到规范有序,再到焕发蓬勃生机,这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

可以说,上世纪80年代的'流氓窟'已是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文明有序的现代都市。这不仅体现了治安管控的持续改善,也彰显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共同推动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前进。

相关推荐

荒川之主哪里多

荒川之主哪里多

07-23 👁️ 4409
成都共享电动车有哪些

成都共享电动车有哪些

07-06 👁️ 5629
QQ靓号使用规则: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