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经典中,佛陀都亲自赞叹跏趺坐的功德:
01
《大智度论》有云:
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结跏趺坐?
答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摄此手足,心亦不散。又于一切四种身仪中最安稳,此是禅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忧怖。如此坐者,出家人法,在林树下结跏趺坐,众人见之皆大欢喜,知此道人必当取道。如偈说:
若结跏趺坐,身安入三昧;
威德人敬仰,如日照天下。
除睡懒覆心,身轻不疲懈;
觉悟亦轻便,安坐如龙蟠。
见画跏趺坐,魔王亦愁怖,
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
以是故,结跏趺坐。
02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问:‘诸威仪中皆得修善,何故但说结跏趺坐?’答:‘此是贤圣常威仪故,谓过去未来过克伽沙数量诸佛及佛弟子,皆住此威仪而入定故,复次如是威严顺善品故,谓若行住身速疲劳,若倚卧时便增昏睡,唯结跏(趺)坐无斯过失。’……”
03
结跏趺坐,意义极多,归纳言之,大概不外“五因缘”。《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中云:“诸佛所许大小绳床草叶座等,结跏趺坐,乃至广说。何因缘故结跏趺坐,谓正观见五因缘故。
一由身摄敛,速发轻安。如是威仪顺生轻安,最为胜故。
二由此宴坐,能经久时。如是威仪不极,令身速疲倦故。
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仪,外道他论,皆无有故。
四由此宴坐,形相端严。如是威仪,令他见己,极信敬故。
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开许。如是威仪,一切贤圣同称赞故。”
换言之,即结跏趺坐,第一摄身轻安;第二能经久不倦;第三外道皆无;第四形相端严;第五为佛门正坐。此即所谓“五因缘”也。
04
《大智度论》有云:
【经】“菩萨摩诃萨欲一结跏趺坐,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虚空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论】问曰:菩萨以何因缘故,如是结跏趺坐?
答曰:以梵天王主三千世界,生邪见心,自以为大;见菩萨结跏趺坐遍满虚空,则憍慢心息。又于神通力中巧方便故,一能为多,多能为一;小能作大,大能作小。亦为欲现希有难事故,坐遍虚空;亦为遮诸鬼神龙王恼乱众生故,坐满虚空,令众生安隐。如难陀、婆难陀龙王兄弟,欲破舍婆提城,雨诸兵仗,毒蛇之属;是时目连端坐,遍满虚空,变诸害物,皆成华香、缨络。以是故说:菩萨摩诃萨欲一结跏趺坐,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虚空,当学般若波罗蜜。